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聖誕特別禮物

最近的文章

2021-意想不到~2022-充滿期待

其實新年都十天了 但沒有記錄去年總覺得可惜 去年還能分三篇 今年就直接全部放在一起好了 直覺的紀錄幾項發生的事 1.搬回伊真家 2.廣大出生 3.轉換到保經/財顧公司 4.回到板橋聚會 其實變動是不容易的 除了廣大出生 其他都是想不到的發展 但這些變動也帶來許多的祝福跟恩典 無法一一的述說 也在這看似慌亂的一年 更確認自己的異象與方向 都是學習信心的功課 新的一年也希望各方面能更有突破 把幾個心願卡的期待分享出來 1.順利完成RFC財務顧問的考照 2.能幫助50個家庭或客戶 完成風險管理或財務規劃 幫助財務更加健康 雖然對我有挑戰 但也希望追求數量目標時 能不犧牲質與服務 請大家多介紹 3.延續去年閱讀十本書 今年每月完成一本 4.再次把身體狀態調整好 讓身體多餘的負擔離開... 並且好好愛惜維護 5.在教會能與同工們有新的事工發展 6.一切老婆或孩子的需要 都最優先處理 這點看似容易對我卻也是一個挑戰 在各樣事務拉扯中 看見最重要、最有價值的 若沒有老婆與孩子 我就是極度的不完整 打出來當然超怕無法順利完成 總覺得若是沒有達成 好像是什麼不好的見證 卻也被上帝提醒:主權在祂 若無法達成會影響我們的關係嗎? 我仍對祂有信心嗎? 我仍相信祂為我預備的是最好的嗎? 雖有擔憂但學習交託 然後就勇敢邁步吧 對比去年很認真的回顧每個細節 今年則是希望更向標竿直跑 不只是單單一年度的 更是向著人生的異象 也祝福每位朋友 今年都順利完成目標 一起加油!

好爸爸?!

當了爸爸後 也常觀察身邊的爸爸 不論是他們的時間安排、教養方式 夫妻默契、家庭分工等等 會好奇他們都是如何做的? 他們過得如何? 他們成果如何? 你說是不是一種比較心態 我想多少還是會有的 就是很奇怪的 如果遇到“自己覺得”比自己差的 心中就有種優越感 甚至如果跟老婆吵架 還可以拿出來比爛說嘴的 也有那種望塵莫及的神人 我一看就知道我完全比不上 直接放棄成為榜樣 學習的對象 直接封神 這樣才能合理化自己的不足 認真想想 自己是多麼的幼稚無知的比較 但又很是真實的想法 到底對一個孩子來說 是爸爸的才華重要? 收入重要? 頭銜重要? 知識重要? 陪伴重要? 信仰重要? 外表重要? 品格重要? 還是都重要? 其實很多都是爸爸自己 按照自己的家庭過往經驗 老婆家人的期待 以及環境給的資訊 來決定什麼是爸爸最重要的事 我也常在這樣的掙扎中 很希望每件事都要做好 可以不留遺憾啊 在這個圈裡循環 但真的是完全不可能 就跟信仰裡要靠行律法稱義一樣 當我越認知無法成為完美的爸爸時 反而帶出的是另一個 “真實的爸爸” 與其”包裝”自己擁有 地表最強無堅不摧的爸爸形象 孩子真的認識最真實的我嗎? 向孩子表達情感、分享心情 聽聽他的想法、觀察他們的反應跟動作 (當然兩個都有聽不一定懂) 學習真實的”認識彼此” 謝謝兩個寶貝讓爸爸上了一課 我們一起長大吧 2021.12.23家庭旅遊中的球爸 #信實廣大一家

New start

  更新近況給親朋好友 十二月開始來到公勝服務 無法一一細說過程的奇妙 不論對前東家或是新的環境 都是充滿感謝 很謝謝許多親朋好友的鼓勵支持 未來除了繼續服務每位客戶的需要 也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轉型 讓自己成為真誠可信靠的財務顧問 幫助每位客戶 面對人生的財務抉擇時 從心出發、從心理財 從財務健康到財務豐盛 (附上新辦公室的美照)

小爸爸心得

你記得三歲前的事情嗎? 我其實不記得 應該至少是四歲才有印象 大兒子即將三歲了 我看著信實也常想說 你未來會記得現在發生的事情嗎? 你這麼多搞笑的動作 跟說多搞笑的話 對於比較年輕的爸爸來說 最實際的掙扎就是時間分配 工作/家庭/服事/休閒/個人時間等等 就談談前兩個工作跟家庭吧 以我們家庭來說 我們沒有選擇送托嬰 目前兩隻都在家自己帶 媽媽是主要養育孩童的角色 爸爸有擔負照顧家庭的責任 但老大還沒上幼稚園 老二也是很需要照顧的階段 對我們來說是不小的考驗 而爸爸我必須上班當然是確定的 那如果是業務工作彷彿是兩面刃 因為時間彈性 所以更需要分配妥當 當面臨家庭的需要時 我們常說的取捨 是真的知道你要什麼 而你真的願意放下什麼 而不是無止境的掙扎 我曾經一度是非常羨慕一些同業 可以花許多時間去深耕工作 可以在年輕時在工作上全力發展 不論進修、開發、經營、服務等等 但面對陪伴孩子跟工作的拉扯 卻也讓我更清楚我看重的是什麼 要放下工作跟擔憂其實是難的 當看著家裡的資產負債表 一定會有些緊張憂慮 但因為更有價值的事物 相信每個取捨都是充滿意義的 這邊另外的提醒是 1.盡力維持家庭財務健康,必要狀況時才能有彈性。 2.每月收支明確掌握,才是真正的減緩壓力。 3.放著不管跟隨性操作,往往會被自己嚇到。 老大明天要三歲了 小的也要重複老大的腳步 他們就只有這麼一次的成長 長大就不會退回來了(廢話....) 謝謝你們讓我學習當爸爸 孩子長大後你們不記得三歲時發生的事情 我想也沒關係 因為我與媽媽記得就好 記得這段時間 雖然不容易 但很美好的回憶 2021.11.13球爸

不然來賭啊

  身為屁孩爸爸 偶爾還是會跟朋友 玩玩猜球賽誰贏啊 賭個飲料或一頓飯的遊戲 除了增加競爭項目的刺激感 也是滿足大家對於未來要發生的事 自己猜的準不準 大家都想成為最能預測未來的人 真的會有一種莫名的爽感 但我印象我是不常猜贏就是了 要不我們來看看賭人生如何? 再跑業務的過程中 有遇過客戶真的非常緊縮的預算 無法很完整的規劃保險保障 就先從重要重大的開始規劃 也有客戶是他擁有足夠的預算 但他只對投資有興趣 很怕保障類的保險都"浪費"了 他覺得他不會用到 哪怕是身為保險業務員的我 也會有買保險的猶豫 誰喜歡浪費的感覺呢 會希望自己是天選之人 如果我猜的沒錯 我沒發生什麼事 那我肯定賺到 我會非常非常的小心 畢竟我以前到現在不也都沒事嗎? 但風險管理同時卻也告訴我 那些承受不起的風險 一次都不要賭 他無法Ctrl+Z返回再一次 發生後只能接受它 再多的懊悔都來不及了 有人買保險是當賭博的 他有用到覺得不錯哦 好險有買 沒用到跟人抱怨好虧哦 好浪費好可惜早知道拿去投資 有人買保險是風險管理 他知道他在為了什麼更重要的人事物 "提前做預備" 其實是同一件事情 對吧? 希望我可以跟客戶與朋友們分享的是 "買保險"不是大家來賭博運氣好不好 是你管理的了你承擔不起的風險 為了未來"做足預備" #光頭業務分享 #你賭之前要知道籌碼是什麼 #賭博與風險管理 #想一下哪些風險承擔不起 #真的沒預算怎辦 #從理財一步一步來

半夜的哭聲

繼上次分享了信實歡的故事後 今天輪到老二廣大了 廣大目前四個月快五個月大 在他出生前 我跟老婆幻想 老二一定會是天使 好吃好睡...............好天真 終究幻想還是破滅 天真的是我們.... 廣大睡眠的部分 也並不像預期的順利 OK 沒有像天使 那至少跟哥哥一樣可以吧? (信實小時候算規律但整體睡眠時間短) 天真的我們又再次破滅 時間短,醒來次數更多 我是一個睡蠻死的人 媽媽辛苦的半夜還要起來餵母乳 但到四個月大後 開始經歷「睡眠退步期」時 醒來次數真的不少 每晚從每兩小時到每一小時 媽媽真的也累到極點 你想白天有一個會歡的 晚上有一個會一直起來的 誰受的了? 那我也"偶爾"協助拍拍安撫的工作 如果能拍拍安撫就繼續睡是最理想 也讓媽媽能多睡一點 但我一個青年人 半夜也要痛苦的爬起來 從熟睡到清醒然後再次入睡後又循環 相當瀕臨極限邊緣 咦.....天亮了阿?! 雖然知道這時期總是會過 但過程中真的不好受 相信每對父母都有對類似事情有這種體悟 (睡覺就只是.....一個小蛋糕) 思考了這過程 我想我有了一個特別的體悟 就是聖經當中提到的"上帝不打盹也不睡覺" 是多麼的神奇 當你經歷睡眠的無限中斷 跟精神疲勞轟炸一天後 比較能去體會這句的意義與偉大 很確定的事實 人不是鐵打的 你體力多好 你能撐幾個24小時? 不論你多愛你的孩子 你能完全整天盯著不休息嗎? 如果你能的話.......我就問一句 要來我們家打工嗎? 夜晚常常是人最脆弱的時刻 不論情感或是身體 有時也是人狂歡後空虛的開始 讓人感覺到孤單無力的時候 但這位天父上帝不打盹也不睡覺 不論你半夜如何睡不好 有多少的傷心與絕望 祂都在!祂陪伴你! 願親愛的朋友們 在夜晚時也經歷神的平安 2021.10.18 球爸

結婚四週年

  結婚四週年紀念 謝謝好友幫忙帶老大去玩 跟老婆可以享用精心時刻的午餐 (雖然有個小電燈泡) 其實沒大的在旁邊吵 有點不習慣 但也很享受這樣的時刻 有小約會的感覺 用圖片來表達 圖二是理想的幸福美滿婚姻成長曲線 最好讓人感覺天造地設、永浴愛河羨慕的要死 但美夢終究是美夢 實際體會有點像是圖三 今天要講股票嗎? 沒有啦~~(這私訊好嗎~) 婚姻四年不長不短 體悟還是高山低谷的感覺 就算我們結婚前也交往六年 加起來十年 都還是如此 我們就是兩個很不同的人 但上帝帶領可以如此神奇的 走到現在 近一年是我們最有突破的一年 更敞開心的溝通 更真實的彼此禱告 更渴望不是一種「室友」的感覺 剛剛圖三不一定是大家最終的結局 因為你投資標的如果不對 經過波動最後可能也往下走就結束了 我想對我們夫妻來說 那投資標的就是我們的信仰 帶給我們對婚姻的異象與目標 都來自這份信仰 雖然會有波動 雖然會有許多痛苦 但最後我們知道我們會繼續成長 就先講這樣吧! 留些給未來講! 親愛老婆四週年快樂!我愛妳 2021.10.14 球爸 #偷打廣告 #理財規劃請私 #風險管理請私 #感情諮詢不敢 #聊天喝咖啡可以...

我們台語講小孩很「歡」 是在講孩子很情緒化 無法控制自己 大概就是.... 又哭又叫又鬧又滾又爬又踢又踹 之類的 老大信實快三歲了 在可愛的影片照片背後 其實就是一個很容易「歡」的階段 一鬧起來真的是不得了 全家老小伺候都不好搞 別說看了多少教養書 聽多少專家分享 他一歡起來 父母爆氣怒吼加完全失去耐性 都是難免的 是必經之路嗎........ 有時候我們很努力地想找一個原因 也會去找各類資源 書籍、醫生分享 其他父母經驗分享... 有些方法好像有些用 有些沒甚麼效果 (可能我們用不好啦) 不論是 同理、傾聽、給選擇 擁抱、冷靜區、次序感...等等  回想這過程最不能讓人接受 最讓父母斷線的 不是他多大聲跟多兇 可能是.... "無法理解" 超越了我們認為合理的範圍 堅持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堅持 本日小故事 今天下午跟媽媽要帶孩子去公園放風 (終於開放了....) 媽媽要幫信實挑要穿的衣服 他每一件都不想要 但堅持還是要媽媽挑 媽媽希望那他自己挑 他又不要自己挑 他覺得每件都會癢 還有太小 僵持了好一陣子 他半哭半崩潰的「歡」了起來 最後是爸爸一件一件重新挑 讓他最後選了一件穿 順利地出門 今天只算是小CASE 太多無法回憶也不想回憶的奇杷狀況 應該算是爸媽的夢靨吧 但有趣的在後面 今天要走出家門時 兒子轉過身來跟媽媽說 "媽媽~對不起" 媽媽可能錯愕跟需要確認狀況 跟他問了一下對不起什麼? 他大概不會表達 就還是說:媽媽對不起 聽在心裡當下 身為爸爸的我卻是無比的感動 那是兒子最單純的心啊!! 其實我們沒有教過他 在這樣的情況下道歉 他為什麼覺得要道歉 我不知道 最終沒有問他 但很確定的是 在那一瞬間 愛在我們中間 從孩子最單純的回應中 在一個「歡」的狀況完 你竟然可以很紮實的感覺到"愛" 太不可思議了! 另外的領受是 我們作為肉身的父母 就算用盡全力想了解孩子 都還是那麼有限 而在天上的天父 祂是那位完全了解 我們每個兒女的神 如果我用我自己當父母來感受 我覺得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不論我有多少情緒或是心情 我自己都說不出來也說不好的 這位天父祂完全都知道!! 祂完全的理解你也應許幫助你! 詩篇:139:2 「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 親愛朋友 盼望你也經歷天父的愛是多麼長擴高深

推薦日劇:「TOKYO MER行動急診室」

我平常其實沒有什麼追劇的習慣 前陣子運用在家運動的時間 搭配了一部「TOKYO MER行動急診室」 如果你跟我大兒子說:"大救護車" 他會很興奮的跟你聊這部劇 來分享一點心得 但沒有暴雷相關劇情 請別擔心的服用 那說到日劇齁... 聽過一些人的描述 "太灑狗血啦" "演技太過浮誇啦" "熱血的不合人性啦" "劇情都類似架構啦" "集數太短啦" 唯一優點大概就是 醫療或是特殊專業類別 都會特別解析的清楚易懂 以上呢......我真的完全認同 這部!!! 就幾乎全中啦!! 但還是很有亮點的! 劇情主要是描述東京 為了救難現場需要 把急診室裝進一個改造的車 就........很大的救護車 裡面可以有一個手術室 發生急難就直奔現場救援 那主角群就是這個特別團隊的成員 主打目標是:現場"零"死亡 (誇張吧~說有多誇張就多誇張) 阿是不是真的零死亡 自己去看看囉! 男主角有一個使命口號 「只是等待,有些生命是無法被拯救的」 這句貫穿整部劇 每次救難過程 這句的出現 都是受到許多阻礙跟困難時 主角們不甘於只是被動地等待 選擇主動出擊、捨身犯難 才能有救人性命的機會 讓人血脈噴張、熱血沸騰 而這句真的很殺的口號 除了戲劇效果張力外 也很打動我的心 對基督徒而言 搶救靈魂、分享福音是我們虧欠的 若是可以 當一個舒適基督徒 等人自己來信主 此不愜意開心? 但我們都要真實的面對 "不要只是等待卻沒有任何行動" 因為這攸關不只是身體的性命 更重要是那永恆永遠的生命 對我自己的保險工作來說 身為業務 如果只是坐著等業績 大概就是先變瘦然後餓死 但更重要還是助人的信念 業務千千萬萬種 理念不同、銷售方法不同 給的建議更是各式各樣 但不論如何 這份工作能做的 就是拯救人的財務生命 有許多家庭平安順利的度過浩劫 也有許多家庭因此背負巨大重擔 所以更加需要有使命的業務員 這是可以救命的工作 每天都可能是急難現場 如果你也是基督徒 或是也是業務性質工作的朋友 我想這部片真的是非常推薦給你 劇情精彩、寓意深遠 如果你感性的話 滴幾滴眼淚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用教會術語來說... 就是一個很燒的特會吧 能燒多久不知道 但你如果找到那個正確的信念

祢信實何廣大

  我目前兩個兒子 一個叫信實,一個叫廣大 許多基督徒朋友 都會直覺想到那首經典詩歌 「你信實何廣大」 覺得很有巧思跟有趣 但一開始不是這樣順理成章的發展 讓我娓娓道來小故事 懷老大知道性別時 就進入名字選擇困難 考量單字意思、意涵、組合、順口 發音、幾聲、諧音、稀有度、筆劃等等 畢竟名字要用一輩子 應該算是重要吧 夠父母在小孩出生前燒腦了 經過各種沒想法 以及名單難以抉擇 老婆神來一筆想到:信實 這個神的屬性 一開始我沒有特別喜歡 但後來老婆展現蠻喜歡的氣勢 我也沒提出更好的方案 那就用了這蠻特別的名字 信實代表真誠可信靠 但不僅是希望他成為這樣的人 更重要是希望他明白 上帝是信實的 是最真誠可靠的 那懷老二時 麻煩來了 我們本來奢望是一個女孩 名字也想好了:美善 聖經中雅各書1:17各樣美善的恩賜.... 結果蹦! 是個男孩~~ 除了本來的想名字困擾外 老二還要考慮要不要跟老大搭配 其中有個字一樣之類的 持續燒腦.... 過程中廣大這名字有被討論 但我們對於 「你信實何廣大」 這首詩歌也沒有特別喜歡或感動 某部分是覺得兄弟湊一組不錯 一個組合技的概念 廣大我個人覺得有個蠻廣闊的感覺 格局很大的感覺 我老婆是很怕他身材太廣大... 老婆一開始是有點抗拒 但最後他為了家庭和諧...... 也接受這個名字了 最後事就這樣成了 孩子也就這樣生了 戶口就這樣報了 信實廣大雙人組正式出道 那來分享一點小故事 前陣子當我有天興致一來 想說查查「你信實何廣大」 這首歌有沒有什麼故事? 每首經典的歌曲 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這首一定有吧~ 結果.............沒有 真的 ............沒有 根據荒漠心樂章的介紹 作者戚曉睦 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一個貧瘠鄉間 16歲時擔任他畢業小學的老師 他信主後便擔任 出版社編輯兼業務經理 在36歲時由衛理公會按立為牧師 1年後卻因為身體狀況不佳而辭職 之後他移居到 印第安那州的一座湖畔農場休養 並從事人壽保險經紀及寫詩 1923年的某日 他讀到《耶利米哀歌》第3章:22,23節  「我們不至消滅, 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 是因他的憐憫, 不至斷絕。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 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以及雅各書第1章17節 「各樣美善的恩賜, 和各樣全備的賞賜, 都是從上頭來的, 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 在他並沒有改變, 也沒

推薦:「神的異象 我的夢想」

  對基督徒來說 講到異象或是夢想 就給人一種很神聖的慎重感 但卻也是許多人不敢多想也不想面對的事情 隨著年紀越大,乾脆就不去想他 走一步算一步吧 那這本:「神的異象 我的夢想」會是對你非常有幫助的書 對我來說絕對可以列入改變生命的一本書 推薦給各位朋友 作者形容異象是「實現上帝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 這不就是基督徒活著最重要的事嗎? 若我一生信靠祂 過著我們認為還可接受的安穩(教會)生活 但我卻不知道我生命的意義要如何實現 就這樣過了一生 是多麼的可惜? 那問題還是那個 我要如何知道我的異象呢? 作者用三個圈圈的方式來幫助讀者 可以循著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工作 去找尋到異象 1.核心信念 2.屬靈恩賜 3.過往經歷 在書中有詳細的解釋與工具輔助 比較特別有感的是第三點:過往經歷 因為以前是學生時 當然是還太年輕 這點的體會是比較少 但隨著一段歲月後 你能越加的去看到上帝的帶領 也就是說 每個人的時間也都會有些不同 當你回頭細看各樣高山低谷 都是為了你未來的異象鋪路 這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事 除了三個圈圈外 作者提到異象的五個支撐 書本內翻譯其實是寫"幅條" 有點像是輪胎內的支架 每個支架都要撐好 異象才能走的好 1.與上帝的關係 2.和其他人的關係 3.財務 4.健康 5.工作 當這五點作者細細解釋時 我真的是越看越興奮 因為這就是我們更需要去落實的生活 過往在教會的經驗 除了提到信仰與教會外 其他的教導是少之又少 仿佛教會外就是"世界" 就是你要遠離的 其他事情只要禱告就對了~ 其他不用管 那 有沒有基督徒信仰一團糟的? 有沒有基督徒關係一團糟的? 有沒有基督徒財務一團糟的? 有沒有基督徒健康一團糟的? 有沒有基督徒工作一團糟的? 別說別人了 我自己就是這樣經歷的 遭的層度差別罷了 我自己過往也在這些事上軟弱迷茫 若你不想只當一個很會參與教會的基督徒 那你需要用這五個支撐去讓自己朝異象前進 作者也鼓勵我們找尋督責的同伴來幫助 五點的內容書中也都有很詳細的分享 最後 不是看書讓你找到異象 引用書本內一段話: 那麼誰會知道每個人的目的呢? 「製造者」 那如果你想要把你的生命運用到最好、最有成就, 那就從詢問創造你的主開始。耐心、謙遜並誠懇地尋求, 不斷地問。 若你覺得生活安穩卻不知人生方向 若你覺得人生迷茫不知如何前進 盼望你別錯過

推薦:「終身瘦用211全平衡瘦身法」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這本書:終身瘦用211全平衡瘦身法 今天就來分享心得 不會逐章逐節的去介紹 畢竟是推薦你 可以購買來親自閱讀 所以推薦書的方式 都會是我分享心得收穫為主 大部分朋友知道我有減重的經歷 那為什麼都瘦下來了 還要分享這些內容? 主要是體悟到成為神忠心管家有許多的地方 是我自己常常忽略的 不論信仰、關係、健康、財務、職涯 都應該妥善的管理跟注重 並非只有從事教會活動而已 更應該是從生活大小事來與神連結 另外從事保險工作後 更容易看見身體不健康所會有的後續影響 也容易導致包含財務或是更多層面的破口 當然身體健康不代表不會生病 但卻是很好降低風險的方式 書中主軸當然是圍繞在減重這件事 我是從小對於吃不胖的人 是超級真心羨慕~ 畢竟我 開心時...吃很多慶祝 難過時....吃很多安慰自己 壓力大......吃更多紓壓 再多愛運動當然也是沒用的 家中也有遺傳病史 所以其實到一個地步 是會很厭惡自己的 覺得為什麼我不能像別人一樣 輕盈跟胃口小 (比較會害死人) 但現在回想 心中是感謝神的 就是因為這些因素 我覺得我可以盡早努力的去面對它 當然這"盡早"也可能是老婆 多年迫切懇求禱告來的吧? 如果我是體態正常 但都亂吃沒注意健康 那最後是不是有一天 我仍然會出更嚴重問題? 書中分享飲食如何可以透過餐盤的方式 用一個比例的方式攝取營養素 來幫助減重 書中有很大部分是講解飲食 因為太多人都是飲食這關過不去 作者希望用大家都還能接受的方式來執行 會推翻許多你過往的飲食觀念 非常推薦你看 書中也有介紹如何從 簡單到進階的運動方式來幫助減重 也有介紹呼吸、睡眠、喝水的重要 就不贅述 上帝創造的身體真的是非常奇妙 有太多因素構成你的健康 若我們不自覺 或是長期忽視不在意 是無法好好管理的 最後介紹它特別的一章 這章提到了大部分減重書不會談的"生死" 我們都會死!作者這樣說到~ 對!大家都知道 他介紹了四種死法 跟不同疾病造成的影響有關 相當精彩 如果我們知道每天吃的食物會攸關 我們未來怎麼死 我們會更加小心注重 突然講生死 是不是變得很嚴肅? 對於一些慢性病有研究 你就會發現 這真的是一個長期抗戰 非常需要時間的累積 而生死不就是人生最長的單位嗎 其實嚴肅的不是生死本身 而是我們沒有作任何預備 順勢也推薦相關的內容 台北靈糧堂青年

最後一天?!

  不知道你有沒有玩過 一個遊戲或是團康 主持人問你如果明天就世界末日 你最想要做什麼事情? 給你一些選項 在我的經驗裡 這活動主要目的是要讓人思考 這世界上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 原本你認為重要的事情 生命即將結束前還重要嗎? 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意義 我前幾天突然想到這個活動 下一秒想到的是 這是一個假設的活動 真的會有這天的來到嗎? 真的會有一天 有個人生管理員來告訴你 這位先生這位小姐 明天人生要結束囉 有的話 可能是醫生 非常有可能你已經躺在病床上 那大概也無法去做什麼 最後一天要做的夢想 從事保險工作後 我更常關注到那些突然離開的人 病毒、疫苗、火車........各式各樣 太多時候 我們連好好預備好離開都沒辦法 到底保險的意義有哪些? 除了解決愛與責任的問題 解決財務的問題 那剩下呢? 我有沒有還沒預備好的? 我想了想 之後做了兩件事 都讓我收穫許多 第一件事是我“比較”認真的跟老婆 每晚睡前一起分享及禱告 對 之前都沒認真或是直接跳過沒有 我知道這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方式 並且我嘗試的把我內心 許多最真實最深處的掙扎、軟弱、拉扯 都告訴她 本來不會這樣做有幾個原因 1.我怕影響她 2.我怕我內心最深處那些隱藏的東西被挖掘 結果卻有出人意外的結果 我們更能一起禱告、一起交託 一起面對這些事情 也讓我們夫妻的關係更加真實 不只是看似很熟的室友家人 是在真實去體會二人合為一的關係 是我們重大的突破跟學習 第二件事 我把我要留家人朋友的最後一封信完成 就是一個大家多少知道要預備 真的要起筆真的是超怪的事 會突然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但也完成它了 我知道我有救恩 有永恆的盼望 我靈魂會去哪裡 但會有不捨家人與朋友們 會有想說的話 可以現在慢慢的先去寫完 當寫到給老婆兒子的部分時 不誇張真的留下淚...(相當投入) 希望你們有機會聽到這封信 代表你們活的還不錯 (你看 超怪的吧...) 當寫完時告訴老婆我放在哪 心裡的怪反而變成一種踏實 但我知道我盡力做了我能預備的事 希望這兩件事 如果你還沒有這樣做過的 你可以試看看 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當遇到人買了很多保險 我們有時候會稱讚 哇!你很有保險觀念耶! 但保險商品終究只限在於

親愛的老婆三十歲

親愛老婆生日快樂 雖然是值得慶祝的大日子 我們還是平淡簡單的度過 用妳喜歡的方式 享用妳想吃的蛋糕 跟妳愛的家人在一起 妳並不特別在意過節日跟生日 喜歡簡單的快樂 單純善良是妳最棒的特質 妳的真實不虛偽 是我從妳身上學到最多的地方 妳總是聆聽我的每個想法 支持我的感動 用妳能做的任何方式 成為堅強的後盾 現在妳成為孩子們的母親 整個散發耀眼萬丈光芒 每天過著打怪(?!)升級的日子 有上帝獨特的託付與使命 這比任何事業都偉大百倍 讓我們一起牽手前進吧! 生日快樂,我愛妳 我的愛人、我的家人、我的夥伴 恩雨110.8.17

「多麼甜蜜的領悟」

前陣子放一兩年前減重的照片 竟然還是可以引起朋友的討論 分享一點這方面的心得 我非專業醫生或教練 如果你需要教練諮詢 非常願意幫你推薦! 以下就是我自己的心路歷程 希望可以讓你有不同啟發 警語: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 減重前請與你的醫生及教練討論 記得前年八月痛定思痛開始減重 從看減肥門診到自己花時間做功課研究 有些人問我:你怎麼會突然想減重? (拜託,每天都想捏...) 只是一直沒效果跟重複失敗 (很多人懂吧?) 首先我們知道目標設定很重要 當初除了老婆督促外 也是希望別讓兒子小時候對爸爸印象 是一個過度穩重的人 家族遺傳的三高病史 也是心中一直也很在意 反而外貌部分沒有想太多 所以動力部分有了 確切目標不算清楚 反正那時候一百公斤 之前失敗太多次 連設定個目標都不敢 畢竟怕期望越高 失望越高嘛 一開始就用比較"積極"的做法 憑藉自己覺得從小愛運動的自傲 就每天早上六點小孩起床前 在頂樓運動 算是以間歇有氧為主要項目 晚上可能簡單的伏地挺身配球賽當輔助 還有週間晚上球隊的高強度訓練 飲食也以低熱量清淡的低脂飲食為主 覺得都努力運動了 多吃一點很罪惡 配上大量水跟睡眠 工作在那年也算穩定 所以心情跟壓力也保持較穩定 可想而知瘦的速度非常快 成果也如當時大家所見 幾個月內肥宅變正常人一點 過完一個農曆年稍微休息 彷彿找到訣竅也看到成果 接著就一不作二不休 再一個減脂期的安排 目標所幸就是一個體脂越低越好 直接追求拼一個人生最好紀錄 還跟同事互相賭了一個火鍋 幾乎可以說是減上癮? 一天運動兩次有氧重訓通通來 低脂飲食+間歇斷食 也在測量時有自己滿意可接受的成果 But 對 But來了 以下才是重點 (那剛剛都是?!?!) 都是前情提要.... 你如果沒看到下面這段 比沒看這文更傷 隨著轉換工作、搬家、二寶 一些因素改變後 以及最主要就是目標消失 你以為你有在維持體態體重 但其實就是沒有 因為一些條件改變後 沒辦法達到原本的做法 那回到之前做法的問題 當初一天運動兩次 加上高強度的球隊訓練 果然長期下來 膝蓋就有不適了 太多動作需要跑跳 飲食因為長期低脂低碳飲食 也有點問題 稍微回歸正常飲食 逐步的一點一點復胖 上個月終於在老婆的督促之下 (忍無可忍?) 又開始重新減脂 但做了些修正 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心得 1.把目標關注在“健康”的數據 如果我真正最在意是

推薦:「致富心態」

要來跟大家推薦這本「致富心態」 一開始因為書名覺得有些不解甚至抗拒 覺得難道要教你走什麼捷徑嗎? 用一本書講"致富"感覺稍微浮誇些 但非常多人推薦就買來看了 果然 很多人推薦是有道理的 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完全不是告訴你如何致富 是分享「心態」阿 然後跟財富有些關聯~這樣 酷吧 光閱讀的脈絡就很特別 並非是一般理財工具書邏輯 教你第一步第二步如何做 就會怎樣成功之類的 作者是多年的財經專欄作家 文筆真的很清楚跟有好的節奏跟段落 喜歡他文筆中的真誠感 不是一個空說理論跟急著評斷好與壞 反而感覺是他逐步解開讀者卡住的疑惑 點出許多非常核心的問題 若有一些投資經驗或是有正在研究的人 閱讀後也會有些同感的 當然內容的重要觀念 也非常適合沒接觸過的人看 絕對值得收好之後偶爾拿出來複習的 內容就之後用金句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最後是個人分享 到底為什麼保險從業人員需要接觸理財? 因為保險就是理財的工具"之一" 我們其實不只是在預備保障而已 而是整體的規畫自己或全家的財務 無論風雨試煉是否會來 我們都已做足預備 能給客戶的絕不是發大財的途徑 反而是協助客戶"管理"財務 相信那忠心管理上帝賜與的產業 也必享那美好的果實 #快買書阿各位~ #心態還是重點 #一起當忠心的管家 #自己進步才能幫助客戶

超前部署

與大家分享近期防疫日子的心得 因為工作性質與各式各樣的人聯繫接觸 看著聽著大家對這疫情許多不同的感受 大部分各行各業都很辛苦 有生無可戀的年輕人覺得沒甚麼可怕的 真的得了死了就算了...(真的有) 也有其實各項資源很充足,也都會乖乖待在家的長輩,恨不得你馬上去幫他處理完防疫險疫苗險,在生死交關與對未來的恐懼之下,完全激發了人內心最深處真實的想法。 就這麼剛好我們二寶出生在疫情爆發的過程中,讓我來簡稱他-疫情寶寶?! (爸爸亂叫...) 因為是第二胎心情又跟第一胎不一樣 (廢話...) 信實也還小需要照顧陪伴 (還是廢話...) 在老婆生產前最後一次產檢時 我跟信實就沒進醫院了 我開車戴著信實去繞繞等媽媽產檢結束再回來接媽媽,因為已經三級防疫了,所以哪裡都不能去。真的是哪都不能去,你想找個地方下車都沒有,不是沒開就是不合適.... 當然這是一定的,政府都不鼓勵你出門了.... 一路開車在路上感觸真得更深 因為原本熟悉的生活模式已經被改變了 你習以為常的到個小公園蹓小孩放電也變成奢求了。 去年因為疫情很夯的關鍵字:「超前部署」 最近又因為疫情被重新提起 顧名思義就是在事情發生前你已經預備好了 你已經把各樣資源跟條件設定好等在那 如果一發生,你可以把傷害或影響降到最低。 這個疫情發生到現在 你有想到有關你的超前部署嗎? 近期有人減少收入或甚至沒有收入 但基本的開銷卻不會自動減少 如果沒有理財最常談的緊急預備金 他往後一步就跟懸崖沒兩樣。 這疫情對慢性病患者有高度危險 而這些族群若是馬上想靠飲食、運動、藥物脫離慢性病,現在來得及嗎? 人是健忘的,恐懼也會疲乏的 兩週後你不一定會兩點準時看記者會 從國外已經發生的例子來看 疫情終究會控制下來 只是付出多少慘痛代價而已 而當你重新踏出家門時 你可以去算算你損失了多少 你人生有哪些事可以「超前部署」? 到這裡要跟你聊保險嗎? 目前都沒有 我們只從我們都切身感受到的事件 聊聊風險管理 買保險無法幫你賺錢 它只能盡力讓你 遇到意外時生活"不受到改變" 你要做的不是尋遍天下找尋傳說中CP值最高的保單 或是因為恐懼就直接買一堆保單 你需要的是把風險管理的觀念 落實在你的生活,好好的「超前部署」 #讓保險不只是一個商品 #而是你生活的觀念 #光頭業務衝衝衝

推薦:「慷慨的正義」

  推薦一本好書:慷慨的正義  當初對這個主題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純粹是因為Timothy Keller牧師的著作自己很喜歡。這本買來一段時間直到最近才翻開閱讀,卻有許多很深的啟發與學習。 書的副標就是:如何靠恩典行出上帝的公義,所以書中開始提到什麼是行公義、耶穌如何教導公義、我們為什麼要行公義、我們怎樣才能行公義。當中說的公義指的是對弱勢者的救助與社會實踐。其實這議題真的很大也有許多層面,但作者能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人逐步去了解,讀起來沒有想像中難閱讀,無法每個部分都分享到,以下是自己有收穫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談到慷慨跟公義這主題,在教會或許不陌生,或甚至就可以轉換成我們的所謂公益行為。無疑就是幫助有需要的人。但實務上的經驗就是我們都不喜歡我們的愛心被濫用,或是我們的付出而對方不珍惜,我們會覺得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接受幫助的人沒有達到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樣貌,那我們也會停止我們的慷慨,而作者也有針對這個狀況與議題有詳細的回答。 而內容觸動我心的部分是提到:「福音陶塑你的自我形象到什麼程度,你就與困苦窮乏的人認同到什麼程度。」我們對於上帝恩典的體悟有多深刻,我們也才會反應出來,很直白的我自己內心時常有優越的心態,覺得自己是給予的人,所以好像很厲害很光榮,卻沒有去體悟到那最深的意義。 當中也提到有關一些財務的教導,我也覺得獲益良多的。因為關於財務,教會最多的教導就是十分之一,除了十分之一以外,大概就是金錢不能成為我們的主,除此之外並不多談什麼。在書中提到「聖經學者格林(Joel Green):人怎樣處置財務,顯明他內心的格局。」我們常認為十分之一有奉獻,其他就是我們的,可以自由的揮霍。這彷彿就像是你主日有來教會聚會,其他時間並沒有任何見證一樣。我們常常只在意我們有沒有十一奉獻,卻沒思考到:「我們的財寶在哪裡?我們的心也在哪裡?」,其實十一以外的十九,更多反應出我們的心不是嗎?,當然這不是要把錢通通都捐出去,而是重新認識錢對我們的意義,甚至重新回頭檢視你的信仰是否真實。 書中提到「倫敦城市宣教使命團的宣言:同樣的人持續規律地關心同一個對象,為耶穌的緣故,成為他們的朋友。」 對於從事業務工作,我自己也在學習如何"當人的朋友",如何真實地去關懷關心一個人,了解他的需要。不僅是自身能給予的幫助,或是透過所學專業上的服務,不論是否是客戶,都要學習成為真實的朋

保險與上帝

  想分享關於這個主題一陣子了,透過自己所學所見把一些心得感想打出來與大家分享,若你對這題目有興趣,歡迎詳細閱讀及回應討論哦! 我自己帶著對這工具的認同進入了金融保險業,除了服務別人規劃當然也為自己跟家人規劃,不免思考到,這與信仰有衝突嗎? 這是否是對上帝沒有信心的表現?我整天禱告我出入平安,難道不會蒙垂聽嗎? 以下就以保障型的保險商品與信仰來討論。 先來談談保險,保險的本質是集結眾人的力量,當有人發生意外風險時,可以幫助發生事故的家庭度過難關,是以互相扶助的精神為初衷,而現今則演變成個人與保險公司的契約方式來提供保障。所以越是風險承受度低的族群,更是需要這樣的保障,而風險承受度就是指你的財務狀況,你能承受多少的損失? 保險是一個風險管理的理財工具,它保障的不是你的健康跟平安,而是財務。而聖經當中有超過兩千節的經文提到金錢,最大的原則是金錢需要被管理,它不能成為你的主,萬有都是神的,包含財務,我們只是被託付管理及運用,而我們怎麼運用更是反應我們的心尊崇什麼為王。當我們在用任何錢時,上帝也在看我們是否以祂為中心的忠心管理,這也是我自己近年體悟最深的學習。 再來談到信仰層面,擁有保險是否對神不信任?是否沒有全然信靠神? 從聖經的角度,苦難是上帝允許發生的,祂有絕對的主權,耶穌親自告訴我們在世上是有苦難的,愛主的信徒仍然會遇到各樣的苦難與風險,不論是疾病或是災害,但只有在神有真正的平安。當我們遇到這樣的課題時,我們所在學習的是無論順境逆境都有平安與盼望,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相信神是良善,祂的旨意是美好的,這也是最艱難卻又最奧秘的事,主權並沒有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篤定我們未來永遠都不會遇到任何風險與困境,我們覺得那是我們對神的信心,那是否其實是想自己操控我們的人生呢?可想得知的答案,主權並沒有在我們身上。 最後談保險與信仰的關係,如前面所分享,保險是金融理財工具中少數特別有保障性質的"工具",而它真的給你百分百的保障嗎?很可惜的,並不是,仍有所謂除外不保事項,保險公司也是會有可能面臨到命令解散清算倒閉,就算機率再低,仍然會有可能,主權仍在神的手中。而這保險"工具"的性質與概念卻像是聖經中提到儲糧一樣,當飢荒來臨時,你有可以應變的資源,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所以若你因著恐懼害怕使用這工具,你會發現你永遠補不完,但若是

推薦「嘿!少在那邊假裝沒事好嗎?」

原2021/02/16於IG文章 趁著年假幾天把一本書給讀完,分享這本「嘿!少在那邊假裝沒事好嗎?」給大家。 關於作者就不多介紹了,子駿牧師的資訊相信稍微一查就很多了。 這本書內容是分成了28封信的方式,相當容易讀,字數也都不多。 看了有許多共鳴,因為作者分享許多他在信仰中、教會中、關係中的掙扎。 自己看的過程得著許多安慰跟被同理。 不是雞湯式的告訴你要樂觀要正面,而是最後都用經文告訴你真理說的是什麼,真相是什麼。 除了提到信仰生活、服事之外。還有許多作者與三個孩子的互動故事,以及他從父母親身上所學習到的。 對於菜鳥爸爸看得也大有收穫,非常鼓勵當爸爸或是預備當爸爸的弟兄看。 最後也有透過自己的故事,帶出一些教導與鼓勵:不要被環境寵壞了,不要被舒適圈困住了。 若是說前面的段落像是一個諮商師的陪伴同理,後面的段落就像是前輩請你站上他的肩膀,讓他告訴你他看見的,他希望你能看見的。 作者文筆之間展現的並非是年紀老邁的老前輩,反而像是貼近年輕人的哥哥一般,都是用親自的許多體悟與經驗來分享。 若你覺得你超級不愛看書也沒有關係,這本真的是非常好讀到不行了! 推薦給各位朋友,開工加油,上帝祝福大家! #光頭爸讀書介紹